1、解除合同后有哪些法律后果
1、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况。恢复原状时,原物存在的,应当返还原物,原物没有的,假如原物是类型物,可以用同一类型物返还。恢复原状还包含:
返还财产所产生的孳息;
支付一方在财产占有期间为维护该财产所花费的必要成本;
因返还财产所支出的必要成本。
2、其他弥补手段,包含请求维修、更换、重作、减价、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的手段。
3、赔偿损失
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去他们损害赔偿责任的,协议生效后,不能再请求赔偿;
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在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弥补手段降低损失扩大而没采取的,应付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解除只向以后发生效力的,违约方应当赔偿另一方因违反合同遭到的损失;解除溯及既往的,违约方应当支付受害方因订立合同、筹备履行合同和因恢复原状而支出的成本;
损害赔偿额应当包含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能超越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导致的损失。
4、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不可抗力导致不可以达成合同目的;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我们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不可以达成合同目的;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合同解除怎么样赔偿
1、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弥补手段降低损失扩大,而没采取手段的,应付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
2、解除只向以后发生效力的,违约方应当赔偿另一方因违反合同遭到的损失。
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依据履行状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弥补手段,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以上常识就是记者对“解除合同后有哪些法律后果”问题进行的解答,你假如需要更多的法律方面的帮忙,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